
<圖片取自金石堂網路書店>
哪個媽媽沒幻想過念繪本給孩子聽,最後在額頭印個溫柔的吻道晚安但事實上是女兒看見書像頭小野獸(任何物體)只想把它往嘴裡塞,
這本書由淺入深,給不知從何著手的新手爸媽一個方向。
尤其是舉例部分很值得一看!
作者從多年幼兒園任教經驗整理出繪本教學的方法,
研發出的繪本教學課程,將繪本教學分為五個階段
做些筆記書摘,女兒從吃書人到愛書人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呀(遠目)
第一階段:用繪本提升孩子的認知
[目的]孩子剛出生時,經常面無表情,是因為他根本不懂我們在說些什麼,
隨著年齡的增加,她慢慢理解圍上圍兜就是要喝奶而笑得開心期待,
這就是認知的進步。
要提升孩子的認知,必須反覆教導,給嬰幼兒看實物是最快的,
所以這個階段與其說是念繪本,倒不如說是「讓孩子看圖,對孩子說話」
[開始的時機]嬰兒開始盯著東西看,或伸出手有想要去抓握的動作
想要抓東西的動作,
背後隱藏著「注視東西(=在意)→想要摸摸看」的心理活動。
[操作方式]
●這個階段目的不是說故事給孩子聽,而是教導人與物的名稱,促進認知,
所以讓孩子看圖,對她說話就已經足夠。
●建議使用文字少,以圖畫為主的繪本。
●對孩子說話不必想得太困難,只要讓孩子看著圖,
說「這是草莓喔」、「媽媽最喜歡水果了」、
「昨天吃了番茄喔」,像這樣的句子就可以了。
●孩子大部分喜歡字音重疊的狀聲詞,
看著圖畫說「草莓甜蜜蜜」或「星星亮晶晶」,
●如果一句話說得太長,孩子反而無法理解。比起長篇大論,
相同的一句話一再重覆反而更能有效促進認知
●讀繪本的時間基本上是一天七分鐘左右,
但如果途中孩子表現出厭煩的表情,立刻結束也沒關係。
●耐心等待孩子愛上繪本,父母享受每天共讀繪本時間的心態來進行。
●特意安排一段靜態時間進行
[該如何選擇繪本?]
●在這個階段儘量挑選圖畫為主,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。
例如:食物、自然、動物、交通工具等
●讓孩子盡可能接觸較多事物,讓他們接觸形形色色的圖畫,
避免一直給孩子看一樣的繪本。(大人對於閱讀口味的偏食)
●嬰幼兒期的喜好變動很大,今天不喜歡別氣餒,改天再試試
[狀況]孩子舔書和揉書等不必緊張,是孩子對繪本感興趣的證據,
到了兩歲左右用口腔確認的行為會慢慢消失,
同時也會理解破壞書本是不對的,請將撕破的繪本當著孩子的面用膠帶修補。
[小建議]
儘量在嬰幼兒時期培養表情認知(看臉色),讓孩子發展對人的體恤和關懷